close

好像從來都沒介紹過自己的教會,藉由本次的歷史作業作業(?),來介紹一下我們教會的建築!

畢竟作業內容只有提及建築的部份,我就不作歷史的概述了。

裡面的專業術語(大概第七段以後)幾乎是引用參考書目,不然就是都是換句話說,不然我也不懂建築呀!  其實沒有這份作業,我大概也不太會去注意西門教會的歷史年代了吧!

說倒歷史年代,今天禮拜時,往椅背一靠,竟然發出怪聲,還有往後塌陷的感覺,年代已久的椅子要被我坐壞了嗎!!!!

 CIMG4159

 

參考書目:

漢光建築師事務所。民97.01。嘉義市市定古蹟「嘉義西門長老教會禮拜堂」調查研究計畫。

 

從建築本體切入歷史的層面,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藉由建築所遺留下種種的痕跡,我們可以稍微洞悉過去的社會生活形式、當時環境與文化薰陶下所呈現各種不同的理念。所以在此選擇了「嘉義西門長老教會」的建築作為透析過往歷史的借鏡。

在車陣的洪流中、人來人往的大馬路旁,一個安靜空間切開了週遭現代文明,靜靜的座落在一旁,與四周熙熙攘攘的聲音呈現鮮明的對比,彷彿與城市的現代化格格不入,卻又本應如此地待在那裡。一幢黑色的木造建築,安分守己的在這個空間呼氣、吐息,生活著。它即是位在當時日本明治年間市街改正計畫後的「西門」區域,也即是現今嘉義市垂楊路上的西門長老教會。

CIMG4160

嘉義西門長老教會禮拜堂是由嘉義日本基督教會於昭和16年(西元1941)所興建完成,並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於昭和21年(西元1946)所接收。民國94年正式指定為市定古蹟,目前做為基督教長老教會信徒集會禮拜場所。

從古地圖上可以看出,當時教會位於的西門區域,靠近十字路口,交通的繁忙帶動了周圍的商業發展,也有極高密度的住宅,在社區很有可能成為積極影響的角色,至今仍是傳承有相當於當時環境與發展。

而在禮拜堂的空間位置的分配上,呈現有其獨立性與紀念性。周遭附屬的設施應其環繞,保有一定的距離與適當的空間,為求突顯其意象上的表現。

從禮拜堂的整體外觀上來說,建於昭和年間的禮拜堂為「殖民時期東洋風格教堂」,形式簡約卻融合歐洲、日本及台灣獨有風格的特色建築之一。

教堂之正立面乃為宣教使命的地標象徵。不同於古教堂立面常使用高聳的塔樓、華麗的聖經故事、規律且精美的窗等,營造對神的敬畏與遵從,西門教會禮拜堂的立面卻顯得比古典主義的教堂謙遜許多。從簡約的牆基、牆身和較高的日式樓房以及塔樓與屋身的比例配合,不難看出整個禮拜堂給人的貼近與親切,雖然整體看起來稍微笨重些,卻沒有了刻意產生神秘感而帶來的沉重的空間,使人不會感覺到有壓迫感。假如法國哥德式建築是屬於「神」的教堂,那西門教會禮拜堂的建築類型可說是屬於「人」的教堂。

而塔樓之樣式則可朔自法國哥德式藝術建築,塔樓直指天際,如尖矛朝向天際。塔上突起的尖點,更是將人們的視線不段引領向上,企圖更接近神。但回顧看西門教會禮拜堂的塔樓,以風格藝術的價值、高度、比例、材料來看,不免讓人有點失望。但就歷史的角度評論,它是戰爭結束前帝國皇民化運動的氣氛下營造的,能保留古典教會的原型,雖然塔樓不高,卻提供我們能有機會去觀看日人模仿洋塔樓的構築性,這點極具建築與學術的研究價值。

CIMG4210

禮拜堂入口屋頂形式屬唐破風向拜付寄棟屋根。進正廳的緩衝空間名之為唐破風,其意即在藉由爬階慢行的過程,培孕崇禮尚義的心境。禮拜堂唐破風構架為日式小屋數所撐起,而屋頂上面還有小尖塔的裝飾,此亦為教堂尖塔象徵的縮影。

CIMG4212

從李乾朗所撰<台北市定古蹟長老教會北投教堂調查研究>一書中轉述馬偕所著<From Far Formosa>得知,兩窗代表著台灣南北教會之意。但因為西門教會為日治時期所建,和台灣南北教會沒有關係,所以西門教會的塔樓兩窗樣式還仍未證實就是南北教會之意。但在早期法國哥德式建築中,就有許多塔樓的開窗為兩窗。若以聖經的語彙來解釋,「二」這個數字,在聖經中有「見證」之意涵,因此將兩窗的形式解釋為西歐教堂所延續的脈絡,似乎較為合理。

教會之精神性象徵可以十字架作為代表。西門教會有兩處置有十字架,一處為早期日治時期建於塔樓頂部,另一處則為在於大門口做為地標的象徵,為民國時期所加建成。門口十字架較塔樓十字架更巨大,線腳豐富。塔樓之十字架較為平實,但塔頂的神聖象徵性味道濃厚。而塔樓的兩窗上也經過巧妙設計,十字鑲嵌其中。

CIMG4211

進入禮拜堂內,則是門廊→門廊入口→前室玄關→座席→禮儀空間→講台。而講台為教會內部不可替代的神諭來源,供牧者、長老、傳道人講道、宣布事宜使用,空間上以抬高之階差界定其範圍。講台上的門楣則以葡萄蔓樣式裝飾,代表信徒與神的生命連結關係。應出自於聖經<約翰福音>十五章五節:「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住在我裡面的,我也住在他裡面。」人無法獨立於神與教會而生活,對於基督教長老教會來說,組織性與群體是性更為重要的代表。講台上可以看到作為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的象徵:「焚而不毀」,意即荊棘著了火,卻不被燒毀。其意取自舊約聖經<出埃及記>中摩西所看見「燃燒的荊棘」的異象。

西門長老教會禮拜堂的歷史及建築價值,除了從歷史年代、建築形式之物質角度觀察外,還有基督信仰的特殊性、日本基督教與台灣基督教的互動情況等因素也必須被放在時空脈絡中理解。面對古蹟的維護,是西門教會至今面臨的問題之一,時間的沖刷下,木造的房子不免有朽壞的跡象,蟲蛀與蟻蝕的問題也是一大挑戰,房屋因大雨而有漏水跡象,卻身為古蹟修復困難重重。而現代年輕人口的流失,對於長老教會來說,更是一個關心的重點,西門教會的人口也趨向老化的現象,如何向外發展是現今長老教會值得思考的議題之一。

以下是教會養的狗!史努比!她超可愛的,還憨憨的!不過也老了,最近有一大堆毛病,行動上還不方便。幸好新的牧師就任,不然之前的牧師退休後,牧師館都沒人,晚了教會也不會有人,只剩她一個,每次人走光後都會一直嗚嗚的哭,不然就是叫,鄰居都打電話來抗議了。結果只好每次她一叫就會被幹事姊姊打,威脅他再叫就會被送到警察局.....看她們兩個也很不捨。

 

CIMG4241

 

CIMG4246

 

想睡覺啦(不過我還是把她吵起來了,因為有吃的....)

CIMG418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